银行系二维码支付新标准出台
中国银联近期推出了“二维码支付标准”——《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安全规范》和《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应用规范》。临近年底,银联这一举动让二维码支付市场再起波澜。
据悉,该标准遵循现有银行卡支付的四方模式(卡组织、发卡行、收单行、商户),与实体银行卡支付的差异在于支付信息交互方式的变化,其后台账户仍基于实体银行卡账户。这种模式确保持卡人账户、资金等关键要素的安全;此外,该标准还兼容相关国际标准,预留技术扩展性,确保今后境内和境外二维码支付业务的跨境互联互通。
其实,此次中国银联出台的二维码支付标准并非银行系首个相关规定,今年8月,由央行主管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将二维码支付定位为“传统线下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并规定了交易验证安全等级和限额。此次出台的两个企业标准,被认为是前一个标准的升级版。业界称,新标准对二维码类别、编码方式、生成规则、识读设备等作出详细规定,其出台实施,将使消费者的扫码支付环境更加安全。
银行系布局二维码支付对抗“双寡头”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借力先进技术,在第三方支付、个人理财、消费贷款等领域异军突起、势不可挡。而二维码支付更是以雷霆之势风靡各行各业,备受追捧。但随着二维码应用的不断普及,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而支付宝和微信两大巨头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本身具有的用户黏性优势,在二维码推广之初就大举开展补贴活动,培养用户习惯,并最终形成当前移动支付领域的“双寡头”格局。
尽管二维码支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在推广之初便被监管叫停,但由于二维码支付无论对商户还是消费者都非常便捷,扫码支付的方式已被大家广泛接受,条码支付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越来越普及,并依靠线下扫码的便捷性实现了对线下支付场景的快速拓展。直到今年8月,二维码支付才获得官方认可。
在二维码支付的普及之下,原来的银行用户逐渐转移到了互联网金融领域。有数据显示,人们在支付时,53.3%会选择支付宝或微信支付,选择刷卡的仅22.9%;在理财方面,64.29%受访者的银行存款只占总资产的20%以下;21岁-35岁的年轻人中,仅18.71%的用户在投资理财时首选银行理财。面对二维码支付市场的巨大潜力,银行方面直到今年下半年,才陆续开发了自己的扫码支付产品,同时以安全作为自己产品的标签。此次中国银联出台二维码支付新标准,确保安全支付的同时,还向中小型第三方支付伸出“橄榄枝”共同参与多头竞争。
移动支付格局将改变?
在当前巨大的互联网金融浪潮之下,市场机会和挑战并存,有专家表示,如果不能发力追赶,未来银行可能只承担业务通道功能,互联网金融机构则会做出大量有市场、有客户的产品。
银行系高调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加上中国银联出台相关支付标准,并有意联手中小第三方支付机构,意在打破当前的“双寡头”格局。对此,市场存在看好和质疑两种观点。
前一观点认为,“银行系”二维码支付在安全、个人付款、收款方面均无手续费,且个人间交易资金实时即可到账等方面存在优势,随着中国银联的入局,未来银行系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甚至从微信和支付宝手中抢下部分市场份额,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双寡头”的格局将会改变。而后者则认为,微信和支付宝已经占据移动支付领域近90%市场份额,且用户粘性高,“双寡头”还将长期霸占市场。
银行系固然有安全优势,但仍面临着一些难题,如线下成本太高,一般要依赖第三方支付机构甚至银联等传统机构,用户粘性不高等。赢得市场份额,还取决于商户和消费者的选择,但短期二维码支付的市场格局不会改变。
采宝app,提供多种理财产品,商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
2017年-采宝商户借款,可通过“采宝APP”申请…
采宝支付核心提示:支付收银系统越来越广泛,普及…
采宝将秉承“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抱着开…
支付宝日前发布针对中小型商家上线收款产品“支付宝…
杭州合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醒:这里还是你的商人和…
现在移动支付市场上支付宝支付已经微信支付越来越实用…
杭州合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批获得蚂蚁金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