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事达卡、VISA、美国运通等国际卡组织正式发起对中国境内市场的“扣门”,均向央行提交了人民币清算支付牌照的申请,截至目前,还没有获得通过。
在金融业的细分领域中,支付市场的开放由来已久。2015年以来,中国监管部门开始探讨国内清算市场对外资机构的准入问题。
一场支付行业全面开放版图正在展开
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已经批准银行卡清算市场放开,央行会同有关部门随后发布了相关管理办法和准入服务指南。这吸引了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Card)以及美国运通等外卡,对进入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跃跃欲试。
近日有消息称,VISA和美国运通已向中国央行提交银行卡清算机构筹备申请材料,央行已经与其就材料的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充分沟通,因VISA和美国运通尚未按要求进一步提供补充材料,尚无法正式受理。
支付行业开门迎外资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支付产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引进来”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
首先,在零售支付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维萨、万事达、美国运通等国际卡公司就已经进入我国外币银行卡清算市场,以跨境交付方式提供外币卡清算服务,并授权境内发卡机构发行双标双币卡和单标外币卡,共享中国的电子支付市场快速发展的红利。
其次,像PayPal和西联汇款等国际上一些有影响的支付服务提供商也很早就进入中国,通过与境内机构合作拓展国内业务。
第三,外资银行提供支付服务,主要是按照中国境内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管理。截至2016年底,外资银行在我国27个省份的70个城市设立营业机构,形成了具有一定覆盖面和市场深度的服务网络,营业网点达1031家。
此外,还有一些电子支付配套的芯片制造、机具生产等,已经有外资进入,不过,它们只是提供设备和系统运维,并没有直接参与支付的市场竞争。
市场化是开放的前提
目前中国银行卡支付对外资进入的“大门”可以说已经打开,第三方支付的开放也指日可待,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外资参与的程度却不及预期。
一位外资支付机构人士表示,和大部分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相类似,外资支付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的“水土不服”。包括对本土市场的认知,以及政策法规、标准的统一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制约。
国内的银行卡支付以银联为例,当时为了推进银行卡电子支付的快速普及,费率由政府设定非常低,基本上是千分之几的手续费,而国外维萨、万事达等,是市场定价,政府会对定价有一个管制,但是费率总体要比我们国内的高一个数量级。当这些外资卡进入国内,和本土的机构提供同样的产品和服务,那么价格方面就不具备优势了。
洗牌,变革与机遇正在发生
国内的第三方支付领域已经“热火朝天”,支付宝、微信支付形成强压态势,百度钱包、电信翼支付、银联云闪付等后来者跃跃欲试,如今市场全面开放,可以预见,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将会愈演愈烈,移动支付正成为金融市场的“至高地”。
伴随支付市场的全面开放,行业也将面临新一轮的变革与机遇,聚合支付产业也将迎来蜕变。作为聚合支付行业的佼佼者,采宝已经为超过十万家商户提供了一站式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及大数据支持,合作伙伴遍及全国各大主流市场,服务商超过400家。
2017年,采宝迎合市场需求,以“智慧商业,简单生活”为理念,先后推出广告系统、会员营销系统、小程序等一系列延伸产品,致力于为广大商户提供更具实用性和营销型的产品,帮助商户解决“支付+营销”等痛点。
文章推荐:采宝移动支付服务商,提供支付解决方案
采宝app,提供多种理财产品,商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
2017年-采宝商户借款,可通过“采宝APP”申请…
采宝支付核心提示:支付收银系统越来越广泛,普及…
采宝将秉承“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抱着开…
支付宝日前发布针对中小型商家上线收款产品“支付宝…
杭州合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醒:这里还是你的商人和…
现在移动支付市场上支付宝支付已经微信支付越来越实用…
杭州合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批获得蚂蚁金服企业…